第四十章朝堂之上
对于大盛朝,朝堂之上是不允许女子出现的,先前盛桢还只是抱了年幼的凌天上来一次,但已经遭到众多朝臣的极力反对,当时凌天还不能以言语相对,但她也不吃亏,随即使得那个挑头的史御史下堂。
当时凌天还要处理民间众多凡事,总要一步一步进行,就是入宫以后,也有太子盛宇每日里向她说明朝堂上发生的大事,俩人也嘀咕商议对策,倒是没什么难住他们的,凌天也就没兴趣看他们脸色。
只是最近朝堂上又风云涌动,应该是福王渐渐感受到变化,特别是对凌天,他暗地里几番对凌天下手,但却都没有成功,他害怕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几件事下来宫里依旧风平浪静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才是让人惧怕的,表面上看他的行动虽然失败但处理的及时干净,丝毫没有牵扯到自己以及宫里的锦妃,但皇后与咏妃是什么人,又是针对他们的孩子,还有他们背后的家人势力,怎么不会深究。而明显的是挑拨没有成功,俩人依旧走得很近更是亲近,那就是知道背后有人密谋,但她们为什么不深究反击呢?她们就不害怕万一疏忽出事?毕竟铲除对方才是最有安全保障的。但是没有,惟一的解释就是她们清楚而且并不放在眼里,并且是在等待时机一举消灭,她们可没有什么忌惮的。
不单是宫里,朝堂上众臣也是越来越有了凝聚之心,徇私舞弊**受贿的少了,自己竟然拉拢不动了,甚至有人竟然斥责,要不是以前有不少人的把柄在自己手里,怕是成孤家寡人了。太子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就是在民间也在他的维护百姓以及朝堂处理事务及灾害方面得到认可,逐渐出现拥护之象,如此下去自己谋权篡位可就越来越渺茫了。为此他开始在朝堂鼓动自己的势力利用各个机会争夺权力……
毕竟是筹谋多年,而且行事占据舆论且有高调,倒是让他的人谋取了不少重要位置,而这在悄无声息中发展,盛宇已经隐隐感到,不过有时也无法阻拦也识别不出,毕竟有些人表面是清正廉洁,他们得到只是福王暗中的赠与。对此,盛宇也和凌天提及,而凌天在处理完后宫之事得到暂时的安稳后也决定在朝堂开始了。
这一天一早,凌天和往日一样去唤醒盛宇,只是于每日不同,这一次她没有睡回笼觉,而是与盛宇一同赶往朝堂,路上遇到盛桢,盛桢满是欢喜,随即抱起她准备一起上朝。
盛桢对凌天极其喜爱,自凌天回宫,也是一有机会空暇就前往永安宫,不过已经不只是为了看看凌天享儿女之乐,对于凌天的心声他是极为的好奇,特别是最后一次六月飞雪后在朝堂,凌天吐露的太过惊世骇俗,这锦妃与福王的关系,还有二皇子居然……他也派人暗中查探但始终没有确准的消息,而凌天在那之后也很少吐露心声了。
其实凌天一来是隐隐觉察,其次则是她已经能言语表露自如,处事能力也非同一般,自是不用当初在旁观中无意吐露,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
盛桢再次带公主上殿,自是和先前一样引起了众臣的不满,而这次凌天与皇上同坐在龙椅接受跪拜更是不愿。所以当行礼完毕后,还没有和往常一样上奏国事,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凌天。
而这一次,是久未上朝的太尉,他是锦妃的父亲,又算是盛桢的岳丈,也算的三朝元老,以前和苏劲之间有些隔阂,他是大盛朝的最高军政长官,不过在军中声望远不如苏劲,其实在众多老臣中也明白,当初苏劲常年征战在外居功甚伟,不过朝中也不能没有调度协助军中事务的官员,为此他才被勉为其难的任命。而且与有心的福王故意接近逐步的近乎,在福王的撺掇下,同时也是想压苏劲一头,也在朝堂军中提拔拉拢了一些人,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在军中政界获得不小的实权,不过他并不知道福王谋权篡位的企图。
虽然盛桢一开始就意识到有些不妥,公主凌天就坐在旁边,下面可是有他的国丈,而苏劲又是凌天的祖父,还有那老气横秋的太尉,带凌天上朝必会又遭到群臣攻击,所以一开始就以左右丞相、镇国公、太尉年迈且居功甚伟为由免除了他们的跪拜之礼,想以此换得他们的安稳。
没成想这四人根本不领情,虽然各有各的想法,苏劲是为了避嫌,毕竟是外祖父,同时也实在担心凌天的心声,上一次凌天吐露二皇子居然是福王的私生子,那可是吓得他几日未眠,那可是皇室,而他也是意识到皇上听得到的……赵英自然也不愿意,对凌天他还是有些抵触。只有右丞相,那是福王的老丈人,也是知道福王图谋甚至暗中相助的,自是最想除掉凌天的人。而太尉听宫里女儿锦妃的诉苦,自是讨厌这影响女儿地位小公主。
四人中却是太尉首先发难,盛桢免除了他的跪拜,他却并不领情,居然依旧出列躬身说道:“万岁,我朝自建以来就设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女子不得上朝,今日皇上带公主上朝,岂不有违祖制,也没将我等老臣老臣放在眼里。”
“不错。”右丞相也出列说道:“女子上朝祸国殃民,难道皇上要将我这大盛葬送不成。”
就连赵英也启奏道:“皇上,朝堂乃是庄严之地,不可让一个女娃娃在此。”
而最后苏劲竟也说道:“万岁,您疼爱公主,就该让她无忧无虑,不该让她此时就遭受万般指责……”
毕竟是四位老臣,而且此时下面还有跃跃欲试想要出头的,盛桢瞻前顾后竟没了言语,本来心里想以疼爱凌天、她还年幼的话说出来却也觉得无力,不过此时顺应又觉得丢了面子对凌天也不公,一时间竟僵了起来,而四位老臣正躬身等候,众臣也是跃跃欲试,盛桢正感为难,这时耳边却又响起了凌天的心声。
